
信息来源:原创 | 发布机构: | 发布日期:
|
浏览次数: |
今年以来,定西市安定区凤翔镇市场监督办理所坚持“人、物、环境”同防,压紧压实市场主体职责,催促食物批发企业、餐饮单位、超市商店、零售药店等重点单位,继续执行好体温检测、健康扫码、场所消杀、进口冷链食物“总仓”办理、团体聚餐“双报备”、“四类药品”挂号陈述、疫苗接种、核酸检测等防控办法,实在做到“九个一”:从业人员底数每日一清、核酸检测每周一次、健康档案“一日一档”、新进职工行程与健康状况每周一查、疫苗接种不漏一人、运营者主动向社会公开许诺不少于一次、监管人员展开巡查每周不少于一次、货品核酸检测消杀不漏一批、环境抽样检测每周不少于一次,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地。
突出抓好进口冷链食物监管。要求冷链食物运营者从甘肃省外购进进口冷链食物,实行落地24小时前报备和首站全部进入“总仓”办理制度。严厉执行“三专”(设置专用通道、专区寄存、专柜出售)、“四证”(讨取查验检疫证明、核酸检测证明、消杀证明、总仓出仓证明)、“四不”(不得购进、存储、出售、运用没有“四证”的冷链食物)制度。及时登录运用“甘肃省食物安全信息追溯平台”,严厉执行进货查验、索证索票制度,保证每一批进口冷链食物来历可溯、去向可追、问题可查。严厉查处购进、存储、出售、运用来历不明进口冷链食物的违法行为,严厉打击不报备、不进“总仓”而直接进入流通和餐饮环节的“体外循环”行为。
执行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办法。一是要求市场运营主体在进店门口设置体温检测台,粘贴健康码、行程码和温馨提示,配备测温枪、口罩、消毒喷壶、记录本,要求佩带口罩、丈量体温、扫码进店,实名挂号体温超越37.3℃和未接种新冠疫苗的人员信息,非必要禁止入内。设置1米线安全标识,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,每日定时消毒通风,做到餐厨废物日整理。二是要求餐饮单位执行50人以上团体聚餐“双报备”制度,严厉核对聚餐人员旅居史。执行“六项许诺”(菜品明码标价、餐饮具清洗消毒、从业人员佩带口罩手套、光盘举动、取消最低消费、“明厨亮灶”),活跃推行“公筷公勺公夹”文明餐桌举动。三是要求零售药店执行出售“四类药品”(退烧、止咳、抗病毒、抗菌素)实名挂号陈述制度,发挥“哨点”效果,做好发热病人劝导医院救治和信息上报。
今年以来,共出动执法人员2700人次,检查各类市场运营主体1350家次,查扣销毁不合格食物105公斤,责令整改76家,立案查办违法违规案子6起,收缴罚没款5.7万元。93家食物生产运营单位安装了“互联网+明厨亮灶”,完成了食物安全在“陇上食安”APP上可展示、可监管。11家冷链食物运营者严厉执行报备“总仓”办理和“三专、四证、四不”要求,775名食物药品从业人员完成了疫苗接种。指导6名活动厨师和27名村级协管员运用“互联网+农村团体聚餐”APP备案32起。快检食物660批次,合格率99.6%。处理办结顾客投诉举报事项118起,挽回经济损失9.35万元。强化防疫物资和根本民生产品市场价格监管,辖区内市场运营主体明码标价率到达70%以上,实在维护了杰出的市场秩序。

